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到新发地(盘锦)分市场视察指导工作

8月19日,新发地(盘锦)分市场迎来高光时刻——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莅临市场视察指导工作,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盘锦分市场总经理郑恩勇随行汇报。本次视察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立足辽宁仅四年的农产品流通巨擘的高度肯定,是对盘锦新发地市场在保障民生、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突出贡献”的阶段性检验和蓄力发展总动员。同时,标志着新发地市场在东北的战略布局已深深扎根,结出的丰硕成果正惠及到千家万户。


1755736281260.jpg


1755736295904.jpg

1755736311623.jpg


新发地的每一次布局,都是深思熟虑的战略抉择。将东北分市场落户辽宁盘锦,正是看中了其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西沿海经济区的连接点,是东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这里陆海空交通网络完备,京哈高速、沈海高速、丹锡高速纵横交错。盘锦港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疏港铁路直通港区,实现了海铁联运的无缝对接。在国家全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盘锦的交通与港口便利性,使其成为联动东北、辐射华北、通达全国乃至东北亚的物流枢纽。


1755736325994.jpg

1755736341349.jpg

1755736355112.jpg

1755736370172.jpg

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于2021年3月11日亲赴盘锦兴隆台区实地考察,兴隆台区委、区政府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盘锦的区位优势和营商环境,了解了辽宁地区的农业产业分布情况以及各个地市的消费结构,增强了将东北分市场落户盘锦的坚定信心。经过一年半的规划、建设、招商、筹备,一期项目于2022年11月27日开市交易。在两年多的发展中,功能性需求不断增加,今年顺势启动了二期工程,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将大大增加果品流通规模。新发地盘锦分市场,全称是“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项目总投资36亿元,总占地面积1186亩,分两期规划实施,是一个集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加工分拣、电商直播、会展营销、城市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综合体。自运营以来,已带动周边物流、包装、餐饮等相关产业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2024年市场交易量190万吨,交易额145亿元,极大提升了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成为调整辽宁省种植结构、稳定市场供应、平抑价格波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1755736384357.jpg

1755736401375.jpg


1755736416982.jpg


盘锦当地的蔬菜经销商张艳说,“以前本地的蔬菜卖出去,要经过好几个环节,利润被摊平。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收入还是很微薄,虽勤勤恳恳但看不到致富的希望。以前的社区型农贸市场需求分散、流通慢,简直操碎了心。现在我们盘锦有了新发地这个大市场,蔬菜直接从产地运过来,不仅卖得快,管理起来还特省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现在的客户,除了盘锦本地的商超和机关单位,还辐射到周边的锦州、鞍山、营口等城市。”


图片

1755736670809.jpg

1755736685400.jpg

1755736700619.jpg


盘锦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的价值,远不止交通区位优势,它本身就是一片物产丰饶、天赋异禀的沃土。盘锦的退海平原,拥有独特的偏碱性土壤和充足的光照,孕育了享誉全国的“盘锦大米”,其颗粒饱满、清香醇厚,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100万亩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稻蟹混养”模式,以生态门槛提高盘锦大米的健康品质。盘锦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在河海交汇处的湿地生态,是“盘锦河蟹”(中华绒螯蟹)的理想家园,所产河蟹膏满黄肥、滋味鲜美,经济实惠且品质有保障,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辽河口的海鲜水产、声名鹊起的“碱地西红柿”,都是大自然馈赠给盘锦的特色农产品。


1755736713927.jpg

1755736726993.jpg

1755736739810.jpg


新发地盘锦市场的建立,还为辽宁地区“养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提供了面向全国的高效的广阔的出口,将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丹东草莓、大连樱桃、辽阳巨峰葡萄、大连油桃、绥中蔬菜、北镇瓜果等辽宁各地特色农产品高效聚集,再通过新发地全国性网络渠道,实现“辽品出辽”,服务首都,供应全国。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盘锦新发地市场外销的盘锦大米达18万吨,盘锦河蟹1.5万吨,丹东草莓3万吨,极大丰富了北京乃至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更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反向指导农业生产,推动辽宁农业从“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的现代化转型,精准调整种植结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1755736754421.jpg

1755736769291.jpg


作为“石油之城”,盘锦依托油气产业形成了扎实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的消费群体。2024年,盘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7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消费市场呈现出“品质化、多元化、便捷化”的鲜明特点。新发地盘锦市场的落地,正与这座工业城市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形成深度共振。每天夜晚到次日凌晨,市场的销售区挤满了前来采购的市民。油田职工李大哥是常客,“以前买进口水果得等网购,现在市场里泰国山竹、智利车厘子新鲜得很,价格还比超市便宜三四成。下了夜班顺路带点回家,孩子老人都高兴。”这种“家门口的全球集市”体验,让石油工人的生活多了份人间烟火气。


1755736789839.jpg

1755736803272.jpg

1755736816919.jpg


针对本地消费升级需求,市场还设立了“盘锦优选”专区,将碱地西红柿、稻田河蟹等地产精品进行分级包装,满足市民送礼、家庭聚餐等场景需求。2024年,市场总交易额突破145亿元,不仅让“油城”百姓的菜篮子更丰盛,更通过消费端的反馈,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升级种植标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碱地西红柿,种植户通过改良品种、控制糖度,让产品的售价提升了30%,实现了“市民吃得好,农户赚得多”的双赢局面。


1755736862506.jpg


盘锦新发地市场的目标,不止于“卖出辽宁”,更在于依托新发地市场的供应链优势,整合全国各主产区优质农产品,引进进口果品和特色食品,更好的服务泛东北地区,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一方面,积极将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引入盘锦。南方的精品水果、进口的热带特产,通过新发地的海外供应基地,源源不断输送至盘锦市场,为东北地区保供。2024年从南方及海外引入的各类农产品达60万吨,满足了东三省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致力于成为东三省农产品集散“总龙头”和面向东北亚的“桥头堡”。随着盘锦港及周边港口海运潜力的激活,新发地正积极调动国内外产业资源,重点开拓以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农产品基地,提升“海上通道”的冷链物流占比,实现海外农产品直采直供。目前,已与东南亚5个国家的12个农产品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冷链物流占比提升至20%,极大降低了香蕉、芒果、火龙果、榴莲、菠萝蜜等热带水果的流通成本,为东北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新鲜活力”,逐步将盘锦新发地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农产品全品类供应链的核心节点。


1755736875601.jpg

1755736888451.jpg

1755736902215.jpg


以郝鹏书记的视察为新起点,新发地盘锦市场的未来蓝图更加清晰,战略目标也进一步提升。盘锦新发地市场将继续深耕周边农产品主产区,计划未来三年内,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150个,推广“订单农业”面积达60万亩,将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理念和市场需求直接传递给农户,带领各地农民科学种地、稳定增收,从根本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京盘直通车”模式将愈发成熟,不仅实现产品双向流动,更实现资源与信息深度互补。首都巨大的消费市场,为辽宁农产品提供最可靠的销路;而新发地总部汇聚的全球农产品,则通过盘锦市场惠及整个东北。同时,将借助数字技术和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流通体系和城市精准配送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深度联动,生动描绘出一幅“种着菜、挣着钱、哄着娃、顾着家”的新时代田园牧歌景象,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推动东北“三农”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更为强劲的“三农”动能。


1755736914747.jpg

1755736936048.jpg


新发地盘锦市场,是新发地“天下大农”商业理念在黑土地上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仅是批发果蔬肉蛋奶的地方,更是连接城乡、融合产业、致富农民、幸福市民的战略平台。它正以高质量发展的姿态,书写着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辽宁样板”,将一个更加繁荣、开放、充满活力的大东北农业新图景,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供稿 、摄影 | 童  伟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25-08-20 17:00:00